Minimalism: 與其需要幾多,不如需要幾少

昨晚我們舉辦了一場私映看新出爐的紀錄片《MINIMALISM: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》。 如果你有留意極簡生活主義網絡群就會知道,The Minimalists 是這個範疇的表表者。Joshua Fields Millburn 和 Ryan Nicodemus 不是離地的深綠者,甚至是又型又靚仔。他們曾經都是典型美國白領,年輕高薪,想搵更多錢過更加好的生活,所謂更加好的生活當然是:買更大的屋,擁有更豐富的物質生活,表面風風光光。然而二人決定簡化生活,把所有不必要的東西放開,才發現人生更重要的東西:快樂、正念和愛。The Minimalists 的 podcast 一直很受歡迎,談的不是環保而是生活,跟我們東方的斷捨離、禪修等理念不謀而合。這部紀錄片不只是談他們,還有同類星級博客、作家和專家,包括購物狂排毒必修的 Project 333、單看文字已很療癒的 Zen Habits、酷愛極簡室內設計者必看的 Life Edited,所以早在五月單看預告片已非常期待。 一早預購電影原為私樂,但是我們經過五、六月密集活動後急需抖暑,改玩不會高度耗用心血精力的東西,例如睇戲傾偈、做下手作仔。最重要的是,經過初夏兩次活動的觀察、處理海量的物資善後,深感一貫的換物派對和 Jupyeah.com 頂多只促成一個動作,要真正打動公眾反思自身消費和物質觀念的問題,一定要耳濡目染,於是決定拿出來與眾同享。 咁買法,日日換物都唔掂 過去幾年的活動結束後,我們大多將剩餘物資送到社區二手店,由工作人員極速封箱送上車,從來都沒有看過到底剩低的是何物。五月非常香港仔,我們不知癡了邊條線,決定把所有剩餘物資收歸己有,逐件睇、逐件分類,送到不同機構和放上執嘢網站給會員執走,好讓我們儲更多換幣日後為社會和慈善機構收集物品。當日起碼剩下五十個宜家袋,我們花了足足一星期才完成分類。活動當日,看著很多人推行李箱(重申:行李箱和車仔嚴禁入場)和旅行袋把很多東西搬來,不少人都說屋企還有很多,當其時已經不禁想問:你屋企到底仲有幾多嘢?點解你屋企可以久存這麼多不要的東西?點解你可以買咁多嘢?點解你可以容許屋企有咁多嘢? 打開門當然歡迎各位有幾多拎幾多來。只是到逐件逐件睇才發現很多未剪牌、新簇簇,有些根本不知道有何功能,吸引度對我們來說是零,還有唔知點解要買咁多的(例如電話殼)。那時候無明火起,強烈地覺得如果香港人係咁買法,日日換物都唔掂。 從活動當日到善後的整個過程中,不難知道香港人的消費習慣是怎樣的:因為太容易買,因為有能力買,因為無意識地買,因為要型要靚要光鮮好似應該買。加上近年最潮是甚麼?行市集囉,又係買﹗如是者,買得快,變心仲快,於是一有機會再買,買得少又覺得走寶,買得多又覺得內疚,屋企擺得密麻麻又忟憎。諗一諗,這樣的人,係唔係梗有幾個喺左近? 不為環境都為自己 《The Story of Stuff》不只是我們宣傳過。這部經典短片的必看理由很簡單:它道出消費對環境的危害。簡單來說,要給你買更多就要製造更多產品,要製造更多產品就是耗用更多天然資源,生產過期造成更多的污染;然後讓你過了消費癮將之拋棄後,又要淪落到堆填區製造更多的污染、釋出更多溫室氣體。如果講環境這支針太遠拮不到你的肉,不如講講你自己。 我們是在極受反消費雜誌《Adbusters》(即 Buy Nothing Day 始創組織)的薰陶之下長大。Adbusters 的創辦人 Kalle Lasn 曾經是廣告人,後來對老本行很反感。他覺得廣告根本是洗腦式地把消費主義植入公眾腦袋。城市生活完全由品牌、產品、潮流、商標定義;在美好生活等於除了消費就是消費的大環境,「開心買鞋,唔開心買鞋」幾乎等於「三九二十七」一樣理所當然。我們要賺更多錢租/買更大的屋去擺更多東西。貴過金的空間是用來放東西而非用來生活。平時除了要買好多日常用品來維持生活需要之外,還要買更多不必要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無常的喜好和欲望。 極簡生活是可行的 慶幸的是「斷捨離」一度成為潮語,令更多人反思高度物質化的生活。介紹 Minimalism 的原因是想給大家一個實際貼地的生活例子:依賴極少的物質過活,是為了荷包和心靈著想,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留更多空間去過想過的生活。 Tammy Strobel 和丈夫住在一個很細的木屋仔。二人曾經有一個兩房單位,放滿東西,毅然決定把九成的物品都送出去,改變生活。她覺得少物質、小空間的簡單生活令二人快樂得多,而她更寫了《You Can Buy Happiness (and … Continue reading Minimalism: 與其需要幾多,不如需要幾少